《小说全集重生千禧伟达的办学记事》小说简介
以胡伟达胡伟达为主角的都市小说小说《重生千禧伟达的办学记事》,是由网文大神“慢慢記漫漫”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我们常常后悔自己的关键选择,似乎那样会变得更好。如果在有人帮你改变了选择,你还会后悔嘛。回转千禧,让我们来看相同人却不同景。他们会后悔嘛......
《小说全集重生千禧伟达的办学记事》 重生千禧伟达的办学记事第1章 誓死保卫三毛连长在线免费阅读 免费试读
重生千禧伟达的办学记事第1章 誓死保卫三毛连长在线免费阅读
阳历2000年7月1日,宜嫁娶、入宅、祭祀、出行。
在这个颇为吉利的日子里,胡伟达同志喜返28岁。
眺望位于自家后院围墙外,这片即将开业的职业培训学校,胡伟达一时失神。
作为一名光荣的在编职高职老师,在学校教学五年后,实在是不甘寂寞。
在几个貌似志同道合同事的教唆下,再也压抑不住那颗骚动的心,借着酒性挥斥方遒。
先是批判了压榨自己多年的校长,再是学那程吴揭竿之举。准备另起炉灶,大干一场。
胡伟达父母原来是开印刷厂的,不过老胡老胡,老来糊涂。
五十几岁的人了,还整了个大瓜。暗搓搓给胡伟达整了个惊喜,帮他换个新妈。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一点也不藏着掖着。光天化日在镇上赶大集的时候约会。这不,太小瞧村里的谍报组织了,当场就被认了出来。
一个庄上屁大点的事,都能被八卦的风言风语的,何况这种呢...
不出意外,这还没整出什么幺蛾子,就被外公领着村里的老少爷们给堵。
在一顿痛彻心扉的思想教育后,还是毅然决然的带着他的第二春,去寻找不知是哪的诗和远方。
留下的印刷厂,他母亲一个人也无心经营,之后没多久就散了,厂房就空在了那儿。
8000平方的厂房加场地,想来办学校是绰绰有余。现成的场地,再添加些桌椅板凳就齐活了。
一番商榷事情就这么敲定了下来,胡伟达出场地,各个老师出人出力。
兴之所至高谈阔论之下,大伙皆是卧龙凤雏之流,恰逢明主起势之感。一阵筹光交错其乐融融。势必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但是俗话说的好,酒话不得当真。
还有一句俗语是怎么说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恰巧全中了,你说惊不惊喜。
胡伟达自己这会,正是激情上涌的阶段。第二天就提交了辞职报告,而这帮同事,则是在辞职事情上,态度暧昧拖拖拉拉。
跑材料,办手续,能帮小忙的都可以伸伸手。但临到关头,准备开业招生,正式营业时。一个个开始各种理由借口。毕竟编制是个好东西。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胡伟达自己是已经被逼上梁山,辞职的时候,可是跟家里老爷子发毒誓,绝绝子保证没问题绝不后悔。
编制如浮云,做人关键要有梦想。毕竟当时觉得咸鱼也会想翻个身的。
如果发财了呢!!!
家里场地空着也是浪费,不如交给他发光发热。
现在这帮不靠谱的一个没来,这事关临头,回头草是没指望了,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
回想起截止到穿越回来的2023年前的生活,简直是一部青年血泪奋斗史。
后勤、代课、招生、实习对接、保安维修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
缺生源了就到处发传单、打广告、拉关系,缺老师了实在不行就自己上。最高记录自己一个人带了五个班,三个专业。
最后钱是有挣到点,好歹回来前混了个千万身价,但也...秃了,年轻帅气的形象一去不复返。
五十出头的时候已经彻底自暴自弃,完全放弃了形象管理。成为了学生印象中那个,整天带着枸杞茶,在学校里闲逛的中年校长、油腻大叔。
搞得胡伟达母亲找的媒婆,没一个相信他是单身到现在。介绍的对象,不是二婚就是单身带娃的。
最后属于彻底放弃治疗,随便他自己爱咋咋地。
其实胡伟达本来就是个独身主义,没人介绍后倒也是乐的清闲。
想着以后再干几年,存点钱再开个养老院,到时候退休了,自己给自己养老多舒服。
这学校除了每天一堆处理不完的杂事,没有优秀的营销方案吸引生源,没有知名的金牌老师,没有过硬的专业培训外。也勉勉强强在周遭,有着一些过硬的口碑。
毕竟当时胡伟达从事教育行业,也将近30年了,算是名声在外。而且一直保持着教育零事故的光荣成就。
别看不起眼,可以说这是家长们最看重的一点。
要知道能来职业教育的,大多数算起来,都是观念里的问题儿童。而且也因为这点,学校的生源,每年都算过得去。
不过胡伟达毕竟没学过管理,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基本就没有私人空间。
忙忙碌碌,转眼这半辈子,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回头想想出来打拼搞创业,当时真是是被灌了迷魂汤了。老老实实的当条咸鱼他不香嘛。
五十岁的胡伟达可以肯定,咸鱼的梦想不是翻身,而是一直咸下去。自己年轻时真是太傻太天真。
看着眼前这刚刚开业的学校,现在有了掉头就走的冲动。
这回来也是的,就不能早两个月!!!
要是能回到编制还在的时候。拿着老妈给学校投资的几十万,随便去北上广深,买几套房,就躺着回到2023也是个亿万富翁。
到时候还可以时不时客串下包租公,闲暇无聊钓钓鱼,资助些小姐姐们的梦想什么的。
现在是逼着继续当个奋斗B,胡伟达此刻的内心是绝望的......
今天正是学校开业的日子,现在还想着退路是不可能了,老爷子要是知道真的会把他打死。
默默的叹了口气,接受现实。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不情不愿的挎着老迈的步伐,收拾收拾下楼准备去学校。
刚在楼上阳台,胡伟达可都看见了。自家的亲戚和村里的邻居老少,都在学校门口凑热闹呢。这要是再不出现,老爷子准是要拿着锄头来找人了。
老爷子是胡伟达的外公,名叫黄卫军,据说自家祖上在黄埔军校边做过手艺人,深受感召让家里的孩子都去从了军。之后几代人都有保家卫国的传统。
老爷子也是一生戎马,退役后回地方,当了黄港镇的一个村长,深受村民尊敬。
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不苟言笑的风格和威势,胡伟达是从小怕到大。
唯一一次大着胆子自己做的决定,就是开了这所技能培训学校。
不同于母亲的规劝,老爷子听胡伟达的想法,直接点头答应了。
只是说了句:“做了决定就坚持下去,要是坚持不下去,我也不需要你帮我送终。”
这风风雨雨几十年,要不是心虚当时的承诺。还有老爷子时不时的暗中帮扶,家里亲戚朋友的帮衬。胡伟达怕是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穿越回来之前,虽然老爷子九十多了,身体还算硬朗,每天还能健健身、散散步。
但是也是有点遗憾,自己没有个一儿半女。虽然老爷子和母亲已经嘴上说看开了,在自己五十岁之后也都不提。
但是每到过年,看着舅舅家的大侄女和侄儿,母亲都是黯然神伤,老爷子也是默默叹气。
下楼看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院落,胡伟达又有些触景生情。
几年后家里添了些电器,老线路电压不够,不时会跳闸,需要大改电路。索性就翻修了一下,格局变了模样。
记忆里的老房子早已模糊不清,又重新出现在了眼前。
“发什么愣呢!你舅和你外公他们早就到学校门口了,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还睡懒觉。”
“这学校是给谁开的,就你这样还当校长,你妈这几十万投资,打水漂也要听个响吧!”
在院子里浇花的胡伟达母亲,看他才姗姗下楼,语气略微有些不满。
回神过来,看到年轻几十岁,但神色还是有些憔悴的母亲,胡伟达心头一酸。
母亲名叫黄爱芳,现在四十多岁的年纪,眼角有些细细的皱纹,穿着朴素,以前也算是个女强人,现在就喜欢折腾点花花草草。
这几年在镇上不远处的孤儿院当志愿者。今天也是特意请了假,在家里张罗忙活。
这时候才和他父亲分开没两年,母亲还没走出失败婚姻的阴影。
看着有些忿忿的母亲,胡伟达嬉皮笑脸的说道:
“妈,有早饭不。这不时间还早呢嘛!!该准备的昨天都准备好了,学校就在门口,怕啥子。”
“我刚在楼上看了,舅舅爷爷他们准备帮我布置弄个剪彩,热闹热闹。东西还差些没送来呢!吃完我们一起过去。”
母亲看他说话轻佻,不满的瞪了他一眼。
“你开业还是谁开业,什么事都让你舅舅帮忙弄。”
随即又说道:“我就不过去了,浇完花我就得去菜市场买点菜,你嫂子和舅妈待会过来和我一起做午饭。”
“记得等你们忙完了,把你舅舅和老爷子还有你学校的老师们叫到家里吃午饭,去酒店来回也不方便还贵,自己家做的放心。”
嘴里絮絮叨叨说着话,嫌弃着胡伟达各种不是,但又转身进了厨房,给胡伟达拿了个粽子。
“你先吃个,这是你舅妈和你大嫂特意自己包的,给你开业用。已经帮你分好了,待会剪完彩有小孩就给一份,邻居在的你就直接给,不在的你回头送过去。都图个喜庆。”
胡伟达三下五除二的剥开一颗粽子,塞到嘴里,咀嚼了两下。有点不满的嘟囔:
“怎么是豆沙的,我从小到大不喜欢吃甜食,有没有咸蛋黄或者鲜肉的也行啊!”
胡母顿时眼角一抽,欲要发作,胡伟达已经跑出了家门。
“多大人了,还挑食像不像话!!!”
依稀听到母亲嫌弃的咆哮,胡伟达已经快步来到学校正门口。
家到学校大门连五十米都没有,基本上出了院门就是学校大门口。
学校位于黄海市郊区黄港镇上,由于是镇上离市区坐公交也就四十分钟不到,80块一个月的农村小院,房租算的是物美价廉。
很多在市区工作的打工人都住在这附近,位置算得上是绝佳。
学校开业初期,附近没有同行竞争,也确实是好几年没为过生源发愁。
不过在04年左右,手底下的老师做出了和胡伟达之前一样的选择,跳出来单干。
也不知是不是出头鸟效应,往后的市场上培训机构越来越多,生源也是竞争激烈。
胡伟达的头发也是在生源的一次次激烈征战中,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直至坚持抗战10年后,最后的三毛连长也都壮烈牺牲......
留下了一片荒芜,苍蝇站立都会打滑的惨烈战场。
入目看着崭新的学校招牌,一帮亲戚朋友在门口谈笑风生,仿如隔世一般。
胡伟达暗暗发誓,怎么说呢。这再来一世,说什么也要誓死保卫自己这一头乌黑亮丽和征战到最后的三毛连长。
小说《重生千禧伟达的办学记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