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一章


严格来说,作者并不会看不见自己书里的问题,绝大多数只是潜意识不愿承认自己书里的问题。
身份转变并不会让你失去基本的判断力。
然而一些“心理”上的因素,确实会严重“蒙蔽”和“干扰”你原本的判断力。
……这里面的“心理”因素,可能性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根据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你要明确,读者角度的评判就是“客观”的么?
显然不是啊,所有人对一个故事的评判,都只能是“主观”评判。
因为这个东西的好坏优劣本身就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人与人之间的评价标准差异极大。
无论你是读者还是作者,都只能做“个人的主观”评判。
从来没有什么客观标准,客观依据,客观参照物。
对于故事的好坏,人们往往采用的就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统计评分”。
给高分的人数多,大家就默认这是好作品。
给低分的人数多,大家就默认这是烂作品。
但凡是对“故事”这种东西进行的评判,所以依据的永远都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评分系统。
……现在说回你所关心的问题,当“你”的评价标准越接近“多数人”的时候,你的评价标准自然就越接近“正确”。
这就是所有“评文”的真相。
那么,当你的评判标准越是偏离“多数人”,你所得出的结论,自然越“错误”。
恰恰,“个人主观”这个东西,是最容易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的。
你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不好的时候去看同样一本书,所得出的结论都不会是一样的。
你在工作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和你在度假时对一部作品的耐心都是不一样的。
你对作品的信心,你写出故事时的激动,你的压力,你的叛逆,你的憧憬,你的喜爱,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不知不觉“蒙蔽”和“干扰”作者的“主观”。
一个作者受到太多心理因素干扰时,自然也就偏离“多数人”,丧失了“正确的判断力”。
这点其实不分新人老人,人之本性。
万订大神在遇到心态剧烈波动的时候,同样也会丧失对自己作品的基本判断力。
只不过相对来说,心态崩盘了,还有积累下来的“经验”在撑着,不至于崩的太过离谱。
这种状态具体表现出...

小说《基本的判断力》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上一章 未完待续

第一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